设为标签?方便下次阅读

首页> >

正文第2章语出惊人 (3 / 5)_

        贞观六年,他与房玄龄谈到近代士族卖婚弊病时,提出了“既轻重失宜,理须改革”的意见,就是出此考虑。

        现今的士族,主要有四个地域集团,并各有所尚:山东士族尚婚娅,江左士族尚人物,关中士族尚冠冕,代北士族尚贵戚。

        经过隋末的农民战争,关陇集团後开始衰弱,江左和代北士族且已然落没;以崔、卢、郑、李、王为首的山东士族,虽经农民战争打击,但依然根深蒂固,且在朝拥有很大的话语权。

        朝中的元老大臣,哪怕是跟随他起家的名臣大将,都乐得与山东士族联姻,五姓nV就是这个时代最尊贵的nV人,甚至b皇族的公主还炙手可热,即便是房玄龄、魏徵这样的宰相重臣,都不能免俗。

        士族势力的强大,对皇权不利,李世民这个连亲爹和兄长都容不下的,更加不能容忍山东士族凌驾於皇族之上。也正是为此,他才在贞观六年下旨,命高士廉、韦挺、岑文本、令狐德棻等重新刊正姓氏,修撰《氏族志》。

        高明能看透“加强皇权”这一点,便说明他长进了,李世民的火气稍稍降了一些,连语气也温和了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高明,那你认为,该怎麽修!”

        李承乾淡淡一笑,又上前了一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晋室南渡,王与马共天下。那是因为司马氏得国不正,并兼无能,他们守不住江山,就得靠着人家。

        父皇十七岁从戎,以一柄长槊纵横宇内,数年而削平天下,除汉高祖、汉世祖未闻有如此功业的君主。儿臣以为,这江山父皇打的,也自然坐得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要问他的意见,自然是皇族第一,外戚次之,崔民g为第三。除了上述之外,还应该按官职高低划分等级,以四後姓、酅公、介公及三公、太子三师、开府仪同三司、尚书仆S为第一姓,文武二品及知政事三品为第二姓,各以品位高下叙之,凡九等,取身及昆弟子孙,余属不入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×

安卓APP测试上线!

一次下载,永不丢失